自从惠民双语幼儿园开展课题《幼儿教师音乐教玩具配置能力培养实践研究》以来,课题组的教师们不断在音乐活动领域进行各种课例的尝试。
刚开始的时候,教师们对音乐活动的开展比较茫然,但是经过近一年的研究,教师对于幼儿园音乐活动的类型以及怎样根据班级幼儿年龄特点进行教玩具的制作和使用方面,掌握已比较透彻。在研究过程中,教师们深刻感受到一堂好的音乐活动课,教玩具的有效配置将直接影响这堂课的成功与否。
例如惠民双语幼儿园跳跳蛙班开展的一堂音乐欣赏课《糖果仙子舞曲》。跳跳蛙班的孩子处于中班年龄段,4岁左右。教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挑选出这首乐曲作为音乐欣赏课。这是一首由柴可夫斯基作曲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里的片段,改编自一部世界著名的童话故事,是一首具有梦幻、奇妙色彩的乐曲。在活动之前,教师向孩子们提问:“孩子们喜不喜欢仙女?”孩子们都回答:“喜欢。”“为什么呢?”“因为仙女有魔法,想要什么就能变什么出来。”接着,教师拿出在课前准备的一个仙女头饰和魔法棒,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感受到故事的情境,教师还增添了几个小老鼠头饰和小老鼠的尾巴。在活动中孩子们明显对这些教具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也很乐意参与到活动中来并且表演其中的角色。但是在活动时,教师也发现了教玩具配置的不足之处。由于这首乐曲是ABA的结构,孩子们在“听音乐表演”的环节时有点茫然了,不知道自己该什么时候出场,什么时候退场,每一次出退场都需要教师发出指令,或者是干脆胡乱跑上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对活动进行了改进,增加了图谱,在第二次进行活动时,让孩子们在表演之前充分了解音乐的结构,知道什么时候该谁表演,在表演时,孩子们很自然地养成了看图谱的习惯,再加上教师的简单指挥,孩子们很快掌握了出场的顺序,第二次音乐活动课非常成功。
因此,在活动中教玩具的配置很重要,配置的适宜性将直接关系到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以上面所讲《糖果仙子舞曲》音乐欣赏活动为例,该活动在第一次进行时没有图谱的加入,孩子们没有真正理解曲子的结构,只是盲目表演,教师操作很吃力,孩子学习很乏味;而在第二次课中,由于教师加入了图谱,孩子们很快掌握音乐结构,不再盲目模仿,他们还会自己创造出新的动作和新游戏,这对孩子的思维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所以,教师一定要在课前,仔细思考和认真制作出对活动配置有效的教玩具,让教玩具起到真正为教育服务的作用。

孩子们在进行音乐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