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本站如何?


1%和99%的启示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表时间:2006-01-25 

 

2004年暑假,一位被视作“天才少年”的初三毕业生胡一在接到并不理想的中考成绩单后,却意外地被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录取。有人说他代表了1%;同一时刻,一位从不请家教、从不参加辅导和竞赛、被老师们称为最“忠实”学生的卞宸靠实力考取了重点高中。有人说他代表了99%。

  这两位学生都毕业于上海市进华中学。在进华,无论你是1%还是99%,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舞台。更重要的是,这所民办中学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以学科教学为抓手同样能推进素质教育----1%和99%的启示。

  创办于1995年的上海市进华中学,在走过10年的办学历程后,终于可以响亮地告诉人们:学校以数学教学为“龙头”,办特色、创品牌,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已经显现效应。越来越多的学生被重点中学理科班录取,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都能在进华4年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校长陈国强告诉记者:“我很反对脱离教育教学实际光谈素质教育,评价一所学校应该看它的办学特色。而我们这所创办10年的民办初中,从一开始就定下了明确的目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数学教学为特色,以竞赛教育为抓手,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1%的效应产生知难而进的教师团队

  胡一爆出了2004年发生在上海校园里的最大“冷门”----在接到并不理想的中考成绩单后,紧接着便收到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录取通知书。中考失意、高考得意,胡一让人“看不懂”的成绩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进华中学初三毕业生胡一,以高考四门总分487的优异成绩从全国2000多名中科大少年班报考者中脱颖而出。然而在高考分数未公布前,胡一因不确定是否被录取而参加了上海中考。出人意料的是,中考成绩并不理想。对此现象,陈国强分析说,中考成绩主要向基础性知识倾斜,强调死记硬背;可少年班高考题则以考能力为主,更能发挥这位思维敏捷的“超常少年”的智力因素。

  胡一的特例不仅折射出学校坚持办学特色的效应,更体现了学校先进的育人理念,并善于给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教学方式。

  胡一在这所民办学校里遇到了好老师,也正是这支过硬的师资队伍让特色学科强了起来。这个团队由华东师大数学系博士生导师周青教授和沈纯理教授为首,组成了学科研究小组,上海师大数学教育系主任郑炼为主讲教授,加上几位本校经验丰富的教师。他们都本着一颗热爱数学教育事业、热爱基础教育事业的炽热的心,投入了数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之中。

  陈国强向记者透露,在进华,出现了师徒三代同教一个班级的新鲜事,而且师徒三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一个注重给学生打扎实的基础,一个注重发展提高,满足那些吃不饱的同学的胃口,还有一个负责竞赛指导,在辅导与训练中,以分析解题规律、理解解题方法、掌握解题技巧为目的,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理清思路,得心应手。

  别以为这些教师平日里光和数字打交道,人一定很古板。相反,这是一群充满爱心、善于理解学生的群体。就拿初三年级组来说,几乎是清一色的退休教师,但个个不服老,兢兢业业地为培养好每一个学生忙碌着。“老师相信你!”这是进华的老师最喜欢说的一句话。胡一他们正是在这句话的鞭策下走过风雨,迎来彩虹。

  99%的关注孕育自信向上的学生团队

  也许有人会说,胡一并不稀奇,他天资聪慧,然而在进华,学校更关注着99%的发展,卞宸就是其中的代表。采访中,以高分考取市重点高中的他始终强调自己只是班里普通的一员。他认为,周围的每个同学都出类拔萃,这不是因为他们都是“天才”,而是都掌握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卞宸从不请家教,也不买辅导书和参加课外补习,他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上课听讲和课下研究经典例题上。在这一过程中,他体会更深的是不要忽略同学团队的互助力量。

  “进华究竟带给你什么?”这是记者向许多学生提的问题。可他们的回答几乎如出一辙。“在进华,有一种浓浓的竞赛氛围,这是学校独有的特色。”已升入华东师大二附中的袁融滔滔不绝地细数在进华的感受:“进华的竞赛和一般学校可不同,其他学校可能只是几个同学的个体行为,而进华是全体同学的行为。个体行为容易产生孤立,产生单兵作战后的不合群;而全员竞赛,大家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前面的机会很多,通过合作、切磋,融洽的是彼此的感情,沟通的是大家的智慧。个体行为的竞赛会导致成功了遭来嫉妒,失败了独品苦涩;而全员竞赛带来的好处是,成功了大家一起分享,失败了一起分析原因、相互鼓励,这样说不定今天你成功,明天我成功。那有多快乐!”更令人叫绝的是以理科见长的他竟面对记者发出诗意的感慨:“我现在的感觉是‘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如果袁融的转变还不足以说明进华的成功,那么温文尔雅的小女生李毓?的变化却令记者吃惊。她告诉记者:“在进华的几年,我饱尝了失败的滋味。看到周围的同学一个个都获得了成功,我自然会有一种悲哀。这种情绪困扰了我一段时间,于是越这样想就越出不来好成绩。此时,老师和同学给了我温暖,老师仔细帮我分析失利的原因,同学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和绝招告诉我。最重要的是在调整心态的过程中,我逐渐体会出了失败是什么,它是财富,失败的获益有时比成功还要多。于是继续朝前走,再遇到失败,我就再总结,最终成功了。所以,我在进华的4年可以说是在失败中体验成长的快乐。”记者不由得为这一席话鼓起掌来。一个语调缓和平静的女孩的内心是怎样的坚毅,这种坚毅伴随着自信,她今后的人生还能被什么击倒呢?

  此时,记者终于理解了陈国强的那句“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获得了成功,同学们深知这是团队的功劳,自己的经验应该拿出来分享;遭遇了失败,同学们理解不以成败论英雄,关键是从失败中吸取什么;要靠题海战取胜,并非聪明之举,要学会自己寻找规律、掌握方法,再加上老师的点拨,就能看到成功的彼岸;更重要的是一种心态,一份自信。

  100%的力量形成坚强后援的家长团队

  记者很惊讶,在进华,家长也成了一个群体,他们会主动参与学校管理,会积极与老师沟通,会彼此定期聚会切磋教子的方法。陈国强感慨地说:“如果进华离开了这支家长团队的支持,那么所有的努力也许都不一定会成功。”

  小邵是进华近年来冒出的新星。他原本以文科见长,作文多次荣获全国作文比赛一等奖,同时他的书法也是全国比赛佼佼者。小邵在最后的一个学期,突然发力,最终在物理竞赛中脱颖而出,直升了理科班。谈到自己的成功,他只说了一句话:“感谢学校,感谢母亲。”

  和小邵母亲交流后,记者发现这位母亲不简单。这位普通的工人很平静地说:“其实没什么法宝,我只是从小培养他四种习惯而已。一是讲求效率的习惯。从小到大,伴随儿子左右的是书桌上的定时闹钟,我要求他做任何事都要有时间概念,所以写文章、做习题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二是做好听课笔记的习惯。做笔记的好处很多,可以集中思想,可以锻炼归纳能力,还能练字。三是阅读摘录的习惯。他每读一篇文章就要把一些值得再体会的东西摘录下来。四是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到任何地方活动,都要注意观察,勤于思考。”

  像小邵母亲这样的家长还有许多,他们组成了“模范家长”群体,他们既是孩子们的后援团,也是学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走在进华的校园里,记者的心情难以平静。孩子们天生聪明好动,不会觉得学习苦吗?会,他们当中有人觉得比谁都苦,因为他们在不断体会着失败的苦涩,他们要战胜自己,否定自己,重新站在起跑线上去向自己的目标努力。然而,当他们各自捧着满满的收获的时候,这种苦尽甘来的快乐是一辈子不会忘怀的。

  他们情商、智商特别高吗?不,从他们进校的成绩看,很多只是中等生,他们也许智商并不高,但他们每天在努力;他们也许情商也不高,但他们彼此鼓励,彼此分享经验。

  就像陈国强校长所说:“进华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三个卓越的团队----教师、学生和家长!”记者相信,在进华,一切转变正在发生。

 

版权所有:浙大网络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http://dds.wjjy.cn/